搜索引擎,躲不过「AI污染」
搜索大战,谷歌继续领先。
今年2月,尝到AI甜头的微软,与OpenAI联手,将聊天机器人工具ChatGPT整合到自家必应(Bing)搜索引擎当中,并命名为“New Bing”。
在当时,New Bing来势汹汹,不仅使用了最强的GPT-4大模型,而且完全免费,目的就是希望撬动谷歌在搜索引擎领域的市场份额。
(资料图)
但现在看来,微软的设想过于乐观。半年时间过去,必应在搜索领域的地位几乎没有上涨,反倒是不断“画大饼”的谷歌,市值迎来了猛涨。
挑战谷歌,微软的“搜索野心”
搜索引擎业务究竟有多赚钱?
根据谷歌母公司Alphabet公布的2023年Q2财报数据显示,谷歌在该季度的搜索及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为426.28亿美元,由此带来的广告创收更是高达581.43亿美元,基于贡献了近8成的收入。
相比之下,微软的搜索广告业务虽然每年也有数十亿美元的利润,但与谷歌上百亿美元的进账相比,还是差得太多,市场份额更是只有可怜的3%(谷歌占据了近93%的市场份额)。
并不是Bing不够优秀,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洗牌,海外搜索引擎市场早已定型,先发制人的谷歌凭借丰富的搜索数据及生态优势,成功实现了垄断位置,并且保持至今。
但ChatGPT的出现,让人们看到了生成式AI在搜索引擎业务上的强悍能力,也让微软发现了弯道超车的机会。
从当时各家测评来看,当ChatGPT被用作搜索工具时,它除了显示正常的搜索结果外,还会根据内容进行整理,直接给出最准确的答案,而传统搜索引擎仍然需要用户进行结果的筛选,效率与准确性远远不及ChatGPT。
这样一来,当ChatGPT与Bing合体后,这个全新的搜索引擎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——通过与聊天机器人进行交互,不断理解用户的需求,最终生成用户想要的答案。
当时微软放话称,如果New Bing能够从谷歌手中夺走哪怕一点点的市场份额,那么其收入就可以增加20亿美元。
但现实是,根据研究机构YipitData的数据,从今年2月到6月,ChatGPT帮助Bing的用户群增加了10%,达到了9800万,但与谷歌的11.2亿用户相比,New Bing的用户数量仍然很小。换算成市场份额来看,微软就连1个百分点的小目标都没有实现。
有意思的是,在微软推出New Bing后,谷歌急忙推出自家聊天机器人Bard。结果这个赶工的Bard实在是太拉胯,广受用户诟病。可即便如此,New Bing还是未能撬动谷歌的地位。
躲不过互联网污染,New Bing份额不增反降
互联网被AI污染,早已不是什么新闻。以目前的技术来看,AI大模型在获得大量互联网数据后,并不能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,长期输入劣质的信息,可以出现不可逆的缺陷,甚至导致后续所有的输出答案都出现偏差。
数月前,一位网友在向提问New Bing时,机器人找出了一条详细的答案,但当网友点开参考链接后,却发现引用的知乎账号竟然是一个不经审核的AI机器人。
毫无疑问,这些由AI生成的信息,回复给New Bing错误的答案,不少用户在发现问题后,只能从谷歌等传统引擎重新搜索。
除了这些零散的虚假信息以外,由AI生成的假新闻、假图片带来的危害更大,这些未经甄别的信息源经过传播,逐渐成为了谣言。此时,“贴心”标注上来源的New Bing反倒成为“帮凶”。
如果是ChatGPT的话,用户或许能对这些“假消息”多一些心眼,毕竟ChatGPT算不上搜索引擎。但对于New Bing来说,从聊天机器人“进化”成搜索引擎,用户对于虚假信息的警惕性就没有那么强。
在这种情况下,搜索引擎的使用成本更高,用户需要花费脑细胞去判断或者搜索是不是由AI生成,效率反而不及传统搜索引擎。
除了无法保证答案的准确性以外,New Bing一度出现了情绪表达失控的情况,让一些用户感到了“恐慌”与“不安”。在刚推出的那段时间里,New Bing会因为长时间对话或重复提问表现出愤怒或消极的态度,而这种隐藏的“人格”虽然看起来很有趣,但实际上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效率。
最终,微软关闭了New Bing情感输出的“对话人格”,仅仅保留了回复问题的“搜索人格”,这也让一些用户产生了不满。
可以说,很多人使用New Bing其实为了体验一把GPT-4,把它当做一个新奇有趣的玩具。然而,一旦他们有真正的搜索需求,还是依赖于谷歌这样的传统搜索引擎。
写在最后
事实上,除了New Bing以外,硅谷还有不少AI初创企业投入搜索引擎业务,尝试开创新的商业模式,试图打破谷歌的垄断。
但从目前互联网环境来看,随着AI生成的内容越来越多,我们可能将被迫接受这些虚假的内容,同时又无法追溯真相。
因此从长期来看,聊天机器人虽然很符合搜索引擎的形式,但想做到代替难度真的很大,因此谷歌的垄断地位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
本文作者:jh,观点仅代表个人,题图源:pixabay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