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点灵犀/本港如何竞逐“馀量经济”?\李灵修
【资料图】
本周香港特区政府宣布,成立促进股市流动性专责小组。外界高度关注港股会否紧跟A股步伐,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税。必须指出的是,笔者乐见政府向市场“让利”,但减税实质效果可能高估。盖因全球分化时代,生产要素流动受阻,对于市场上仅存的购买力或投资额,争夺已趋白热化。政府唯有降低交易费用、扩大市场竞争、对外开放,方能在“流量稀缺”的时代抢得先机。
2021年8月,香港曾将股票印花税由0.1%上调至0.13%。批评人士指出,在加税后的第一年度(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),日均成交下降18%;第二年度(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)再降17%。其间在港上市公司规模增加,但无助成交金额的上升。
舆论市场“金蝉脱壳”
但要注意的是,印花税上调后的2022年12月,港股掀起反弹行情,日均成交较2021年同期上升15%。可以看出,印花税对交投确有影响,但更多是对短线炒作人士、量化交易机构影响较大,长线资金的交易成本则因时间摊分、忽略不计。
如今香港股市楼市疲弱的症结,笔者此前撰文指出,最主要的短期因素还是中美经济周期错位:中国降息抑通缩、美国加息抗通胀。香港7月通胀率已降至1.8%,剔除政府单次纾困措施影响,基本通胀率更低见1.6%。若按照联储局2%的中期通胀目标,香港实属“弱通胀”,但金管局还要被动跟随加息。说白了,港元汇率相对经济水平出现“溢价”,自然对资产价格产生冲击。
长期来看,全球分化为香港经济发展带来新课题。二战结束后,香港食尽全球化红利,逐步从远东转口贸易重镇,成长为全球航运中心、贸易中心、金融中心。经济层面与内地融合,金融层面与美元绑定,这在全球经济同频共振的时代为香港提供了“避风港”,即使在经济衰退期亦能左右逢源、游刃有余。但眼下增量不再、馀量要“抢”,资本市场、人才市场、消费市场概莫能外。
不可否认,香港特区政府赤字压力沉重,削减印花税更让库房雪上加霜。若按2022至2023年度股票交易印花税实际收入估算,调低税率至0.1%将令政府减少123亿港元的财政收入,占年度总体收入的2%。但周边市场竞逐馀量经济已十分激烈,政府此时主动向市场“让利”,提振的是比金子还珍贵的信心。从经济学上讲,印花税属于典型的“交易费用”,而交易费用的减少将倒逼行政效率的提升,这也彰显了政府全力拼经济的决心。
消费市场“腾笼换鸟”
对于港人北上消费的趋势,本地媒体也多有担忧。但笔者反复强调,需要辩证地看待“港人北上”,不能只算短期“经济账”,而要算“总账”。港人跑去大湾区消费,以“降级”的价格实现了“升级”的体验,极大地提升了国货认同感。更重要的是,香港对内地的“服务贸易”逆转也改善了两地舆情,如今内地社交媒体对香港社会的评价大幅好转。特别是日本核水排海事件发酵后,特区政府可把握机遇力推香港旅游宣传,弥合自修例风波以来民间遗留下来的心理创伤。
那么,香港本土消费问题如何解决呢?其实港人北上也是一个品牌认知的过程,既然国货受到港人欢迎,香港舖位租金又处低位,政府可积极招商引入内地商家。现时港铁站附近的商场屡见吉舖,正好填上空缺,而对于内地商家来说具备充足动机,因为香港市场也是宝贵的“馀量”。此举不仅方便港人日常消费、增加本土就业,也帮助政府挽回税收颓势,可谓一箭三鵰。
关键词: